大腦喜歡這樣學

作者芭芭拉·歐克莉是美國奧克蘭大學工業工程學系教授。別看她是理科教授,她曾經也是討厭數學的人,從小到高中的數學成績不好,工作後覺得這樣升遷困難,於是在26歲重回校園學習數理科,她善用大腦的特性,建立新的學習習慣,改變思考方式,最終竟然能在大學教書,而且是在她從來沒有想過的理科學系!

👥大腦的兩種學習模式

學習數理科時,「專注模式」是不可或缺的思考方式,這是用理性的、循序漸進的、分析的方法來直接解決問題。「發散模式」跟大方向有關,可以使我們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靈光乍現。

專注模式:步驟緊密的彈珠台 (如下左圖)

數理之所以困難,還牽涉了「定勢效應」,你的既定觀念或最先的念頭,會阻礙你找到更好的想法或解答。以彈珠台來說,你可能特別常走右上角那區,遇到問題時,你也容易會侷限在那邊。

發散模式:鬆散的彈珠台(如下右圖)

因為圓樁鬆散,思緒不容易撞上圓樁,可以跑到很遠的地方,讓大腦有寬闊的視野去尋找答案。

換你試試看切換模式,從專注到發散

1. 如何只移動三枚硬幣,把正三角形排列變成倒三角形(如下圖)?

2. 請讀以下句子,數一數它有幾項錯誤?

這個具子有三個錯物。

📇記憶系統分成兩種

工作記憶:像一個能同時把四樣東西跑進空中的雜耍師。

長期記憶:像一座能容納許多東西的大倉庫,不過需要偶爾溫習,以免日後找不到記憶。

學生經常重複閱讀課本的內容,就以為自己學會了,這就是產生的「能力錯覺」,「回想」才是更有效地學習方式。

  • 間隔式重複法:可以幫助你把工作記憶裡的材料轉存到長期記憶。
  • 多練習:有助於建立大腦的堅固的神經模式,也就是概念竹組塊。
  • 回想:有助於建立神經掛勾,好讓你把思緒掛在腦中。不看書本人回憶課文內容,是促進組塊形成的絕佳方法。建立並鞏固一張逐漸複雜的神經元網路,豐富並強化你的大腦組塊,這個過程叫做「生成效應」。
  • 測驗或考試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因為他能促進你去「回想」。
  • 轉述:有助於維持並散播你的學習熱忱,還可以釐清並鞏固你腦中的概念,讓你在幾星期或幾個月之後都還記憶清晰。

🐌對抗拖延

拖延是大腦為了逃避痛苦的事。

對抗拖延專家:「為了必須做某件事而憂慮,比實際去做那件事本身更耗費時間和精力」

我們會對自己擅長的事物培養出熱情。但,錯是錯在我們以為我們對於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就沒有熱情,也永遠不會有熱情。

克服拖延問題的方法

  1. 心理訣竅:換一個減少干擾環境,例如:安靜的圖書館
  2. 轉念:將負面想法轉移成正面思維
  3. 制定行事曆每日工作清單並每週以宏觀角度檢視
  4. 任務切成小任務比較好應付,然後搭配使用蕃茄鐘工作法,強迫自己專注25分鐘,在這段時間內進入飛航模式不受干擾,專注在小任務。時間到後可以休息一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5. 專注過程而非結果:今天花三個蕃茄鐘的時間來寫報表,聚焦在你真實花了這些時間專注在報告上的過程,不要聚焦在報告進度。
  6. 專注在一件事,不要一心多用!大腦一次只能做一件事,一心多用意味著大腦不停地切換,也就是你的思緒無法產生全面而豐富的連結,腦神經連結還來不及鞏固,就又被切換斷開。
  7. 「如果非吃青蛙不可,那麼一早就把青蛙給吃了」,早上醒來,就解決最重要也最討厭的工作。

總結以上,對抗拖延最好的方法就是「Just do it !」

另外可參考《原子習慣》《零阻力改變》利用習慣來對抗拖延。

🧠增加記憶力

  • 記憶宮殿法:在你熟悉的場景置入稀奇古怪的難忘畫面,可以發揮視覺記憶系統的力量。大腦對於視覺的記憶會特別深刻。
  • 譬喻或類比法:找出一件事與另一件事之間的相似之處。例如想了解電流的概念,可以在腦中想像水流的畫面。
  • 肌肉記憶:把想記的東西手寫下來或是大聲朗誦出來。
  • 運動:許多研究指出定期運動可以大幅提升記憶和學習能力。
  • 費曼學習法:幾乎任何一個觀念,不論多麼複雜,都可以有簡單的解釋方式。

對於學習來說,毅力往往比智力更重要!

👧🏻這本書透過解說大腦的特性,來鼓勵我們積極(不拖延)的開始反覆練習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定期回想加深記憶,這些專注模式學到的磚塊就會被發散模式砌成成牢固的水泥牆,而且大腦會連結看似無關的牆跟牆,以這樣的方式學習的越多,大腦越厲害!無論是誰都適合讀這本書,了解自己的大腦,然後好好開發一下自己的大腦,遇見更聰明的自己!

順讀性:⭐⭐⭐⭐⭐
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