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思維

逆思維的作者亞當·格蘭特畢業於哈佛大學,不到三十歲時就已經是華頓商業學院最年輕的終身受聘教授、是最受歡迎的頂級教授,也是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同時還是TED最受歡迎的演講者之一,觀看次數破2500萬次。這本《逆思維》是亞當的第二本書,探討個人和企業的成功之道,提供突破人生盲點的全局思考,自2022年在台灣出版以來,就一直在暢銷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重新思考

🔥1948年的森林大火,15位精銳消防員空降打火,火勢比預期更加猛烈,消防員只能撤退逃生!消防隊長道奇竟然點了火柴往前方草叢丟,還叫隊員們往著火的草叢過去,非常不可思議,因此隊員並沒有跟隨他。後來,有十二名消防員罹難,倖存的三位,都是因為「逆思維」,有兩位是丟掉身上的所有裝備,靠著體力跑贏大火,通常裝備被消防員認為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是用來保護自己的,但是在野火裡,需要重新思考,其實裝備的重量是逃生危險的來源;而放火的道奇,靠著智力燒出一條活路,他也活下來了!

🐸大家都聽過「溫水煮青蛙」,青蛙在慢慢煮沸的水裡,因為溫度是慢慢上升的,青蛙會因為習慣而察覺不到,最後被煮死!作者親自實驗發現,水溫上升到青蛙難耐時,他就會跳出來了!就像我們泡澡一樣,水溫太高,我們也會離開,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我們聽到大家都說「溫水煮青蛙」,就相信了,也就不會重新思考它的真實性!

個人的重新思考

更新我們自己的觀點

當我們思考及談話時,我們經常淪落三種不同職業的心態,來固守自己的觀點和信念:

1.傳教士:當我們的神聖信念處於危險中,我們會布道,保護並宣揚我們的理想。
2.檢察官:當我們在別人的論據看到瑕疵時,我們會列舉理由來證明別人是錯的,並且打贏這個案子。
3.政治人物:我們在尋求贏得群眾支持時,我們會爭取遊說選民的認同。

這三種心智模式讓我們根本沒費心去重新思考自己的觀點。心理學中的確認偏誤(看見我們期待看到的)、期許偏誤(看見我們想要看到的)、「我沒有偏見」偏誤達克效應(當我們缺乏能力時,我們最有可能呈現過度自信),特別會驅動這些模式,書中舉了許多例子,例如:許多專業人士如何掉入龐氏騙局的陷阱;黑莓機的失敗⋯等。作者建議每個人都應該開啟另一種思維模式。

4. 科學家模式:科學家必須不斷覺察自己的理解限制,懷疑所知,好奇未知,並根據新數據更新觀點,這就是重新思考。

人際的重新思考

開啟他人的思維

這個章節從一場人與電腦的辯論會開始探討如何說服他人去重新思考他們的看法。當我們試圖說服別人,經常會採取敵對的策略,我們並未使對方敞開心房,而是用力關上他們的心門。

普通的談判者會引用很多數據來表達自己的立場正確,以攻擊的方式否定對方的論點;而有技巧的談判者會先強調雙方共同點,以問題的方式開啟對方的重新思考。心理學家發現,最可能說服你改變心意的人是「你自己」,因此提問等同於鼓勵對方開始懷疑他們自己的看法。

政府想提高疫苗施打率,試了幾種方法,像是讓學校拒收未接種疫苗的孩子、禁止他們進入公共場所、或是給他們看孩子罹病的圖片,全都沒有效,最後疫苗溝通師成功說服媽媽讓小孩打疫苗,他如何做到的呢?動機式晤談!

動機式晤談的四個關鍵技巧

  1. 提出開放式問句
  2. 反應式傾聽
  3. 確認對方改變的慾望及能力
  4. 總結

這位媽媽說:「他告訴我,無論我是否選擇接種疫苗,他都認為我是為了孩子好,尊重我的決定。就是那句話,對我來說,勝過千言萬語。」要幫助他人開啟思維,最有效的方式經常是「傾聽」。

集體的重新思考

打造終身學習者社群

消除對立:

「二元偏誤」是一種基本的人類傾向,將複雜的連續性簡化成兩個類別。幽默地說,這世上有兩種人:把世界劃分成兩種人的人;以及沒那麼做的人。許多複雜的議題(墮胎、廢死、槍枝法)因為不是非黑即白,因此到現在還是爭論不休,無論你的立場為何,重新從不同觀點出發思考,通常能夠找到你跟對立方的共同點。

重寫教科書,教導學生質疑知識:有位老師故意收集舊的教材,並用它來分派作業,大部分學生照章全收,認為教科書上說的都是實話;而有些學生則向老師反應教材內容錯誤,這就是老師的目的,他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思考,質疑他們學習的內容,即使是知識,也應該隨著時間進化,重新思考提供了自己更新知識的機會,最佳的學習方法就是「教學」

心理安全感是培養一種尊重、信任及開放的氛圍,人們可以提出顧慮及建議,而不必害怕報復;在這樣的環境中,「你怎麼知道?」是我們需要更常提出的問題,對我們自己和他人都是。在坦率之中,直接表達懷疑和好奇,這不是批判,這讓我們重新思考知道的事情是怎麼來的,是否正確。

❤️追逐幸福

一部喜劇電影的廣告中寫道:「假期可以做的有很多:幫助你放鬆,看不同模樣的松鼠,但他無法修復更深層的問題,相信你在團體中如何表現。我們可以帶你去健行,我們無法把你變成喜歡健行的人。別忘了,你在假期中還是可以做自己。假如你在原地感到很悲傷,那麼跳上飛機前往義大利,在義大利的你會是和之前同樣悲傷的你,不過是在一個新地點。」我們的幸福經常取決於我們做些什麼,而不是我們在哪裡,帶給我們意義及歸屬感的是我們的行動,不是環境。

👧🏻《逆思維》這本書教我們培養思考的習慣,以科學家的方式思考,尋找和你觀點相左的資訊來對抗確認偏誤。在人際上,練習聆聽的技巧,詢問人們最初是如何形成某種看法,強化選擇的自由來開啟他人的思維。最後,保持開放的心態去重新思考你的未來,真正的知道,就是承認自己的不知道,凡事再想一下,就能掙脫成見枷鎖、突破任職盲點,保持核心競爭力。

順讀性:⭐⭐⭐⭐⭐
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