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完結篇

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完結篇

想要變得幸福嗎?那你絕對不能錯過這本《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完結篇》

《被討厭的勇氣》像是阿德勒心理學的地圖,綜觀阿德勒的思路,而這本《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完結篇》像是導航,再次透過年輕人和哲學家的辯論,具體說明如何在生活中實踐阿德勒思想,而變得幸福。年輕人成為師長後,帶了滿腹的疑問再度來挑戰三年前那位讓他信服阿德勒的哲學家

🧐自立

如果地球上沒有其他人,只有自己一個人活著的話,就沒有什麼事應該要知道的,也不需要教育。
教育教的不只是學問而已,更包括人類為了要過得幸福所需要的「知」,也就是在共同體中該如何活著,知道人類的本性、理解身而為人應有的姿態,阿德勒稱這樣的知爲「理解人性」也就是「自立」

🫡尊敬

尊敬是如實看待個人,是一種可以了解他人的存在是獨一無二的能力;
尊敬是對他人可以如實成長發展成他自己的模樣的一種用心關照。

尊敬是不試圖改變或操控眼前的他人,不帶任何條件地認同「對方現有的樣貌」,不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他人身上。

尊敬的第一步是對「他人在意的事」寄予關注,做法是「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聽、用他人的心去感受」,試圖了解那是什麼、自己也試試看,對方才會真正感覺受到認可。

當有個學生不讀書,你問他「你為什麼不讀書?」這就不是尊敬,如果你先想想「要是自己和他有同樣的年紀、生活在同樣的家庭、有同樣的朋友、興趣,那我會怎樣呢?」,這種態度叫「同理心」

🔺你的「現在」決定了過去

我們的世界裡,根本不存在所謂真正的「過去」,有的「過去」只是大家根據各自的「現在」賦予其解釋。

心理諮商三角柱代表人的內心,尋求諮商的人會看到三角柱的兩面,一面是責備「可惡的他」、另一面是訴說「可憐的我」,然而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是第三面「今後該怎麼辦?

👎脫序行為的心理五階段

阿德勒心理學關注的是行為背後潛藏的「目的」

  1. 尋求稱讚:獲得稱讚的目的是在共同體中取得特權的地位,他們並不是表現岀好的行為,而是在做能獲得稱讚的事。沒人稱讚時,就不會採取好的行為;沒人懲罰時,有可能做出不當行為!因此,阿德勒是不贊成用稱讚來教育的。
  2. 引起注意:得不到稱讚時,就用其他手段成為「特別的我」。以調皮搗蛋或無能的形象被關注!
  3. 權力鬥爭:不斷挑釁、反抗、作惡,藉由戰鬥中的勝利誇耀「自己的力量」!
  4. 復仇:從「乞求愛」轉變爲「尋求憎惡」,故意做對方討厭的事,像跟蹤、騷擾、甚至自殘,控訴@我之所以會變成這樣子,都是你害的」!
  5. 證明自己無能:不要再對我有任何期待。與其努力而挫敗,不如一開始就放棄比賽!用盡各種方法來證明自己的無能。

這五項脫序行為隱藏的目的都源自於想獲得「歸屬感」,為了在群體中保有獨特地位。

後三個階段需要專業人士輔導,而前兩個階段是能被我們再教育的。
利用「暴力」是成本最低、最輕鬆省事的溝通手段;「責罵」是覺得用語言溝通太麻煩,想盡快讓對方屈服的方法。暴力和責罵都屬於憤怒,是會讓人與人關係疏遠的情緒。因此,不要執著在「無法改變的事物」上,要直視眼前「可以改變的部分」,再次想想「今後該怎麼辦」。

✅自己的人生,可以自己選擇

有些人讓自己處於未成年狀態,就是沒有達到自立的狀態,因為仰賴「他人的指示」過日子,不必思考太過困難的事,也不必為失敗負責是比較輕鬆的。

反之,有些父母、師長、或領導者,卻灌輸孩子、學生或部屬,自立是多麼危險的事,妨礙他們自立是,其實是為了能夠繼續「支配他們」!

教育應是「尊重」他們的決定,從旁協助,保持一種不過分靠近卻足以協助他的距離,在一旁守候,就算他的決定最後導致失敗,他也學到了「自己的人生,可以自己選擇」

❤️所有的喜悅來自人際「關係」

個人在社會上生活所必須直接面對的課題,就是人際關係,包含以工作的關係交友的關係愛的關係來思考,焦點在「關係」而非「行為」

工作的關係:是因為人類是體能條件很差的動物,為了「生存」,人類必須分工合作,利他利己各取所需,而分工合作必須建立在相信隊友之上,這是有條件的相信

交友的關係:是無條件的相信,接受彼此的優缺點,並不會因為誰做錯事或衝突而斷絕關係。

愛的關係:想像我們很富有,可以給予他人一些錢,對於尊敬、相信、愛也是一樣,如果你都不給予,只要求人家給你,就是心理上的窮困。《聖經》中提到「凡祈求的,就得著」;轉化為阿德勒思想:「凡給予的,就得著」

有人問德雷莎修女:「為了世界和平,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修女回答:「回到家裡,珍惜你的家人。」阿德勒的社會意識也是一樣的,先信任眼前的人,與他成為夥伴,必須要由自己先開始,累積微小,總有一天將世界和平。

💕我們的幸福

愛是兩個人共同完成的課題,藉由愛才能將以我為世界中心的自我解放出來,讓人生的主詞從「我」變成「我們」,從兩個人的我們進而擴大至全體人類。

🔮沒有命中注定的人

我們生命中沒有「命中註定的人」,如果只是等待,什麼也不會改變。愛上某人,並不單單只是激烈的情感,那是一種決心和約定。當你回頭看與伴侶一起走過的歲月,那種彷彿命運安排的事,其實都是兩個人共同努力打造的結果。牽起身旁那個人的手,命運,就從那裡開始!

🌹愛的責任

有人嘴上說著「愛花」,只顧著把花放在醒目顯擺的地方,既忘了澆水、也不換盆,任由花枯萎,就就吃稱不上愛。

愛是一種信念!去愛,是更加奮不顧身的行動!

唯有透過去愛人,我們才得以擺脫自我,才能促成自立,最終發掘出社會意識。

🫂最美好的離別

一切人際關係的成立都將以「離別」為前提,我們就是為了離別而相遇,因此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所有的邂逅與一切人際關係上,一心一意朝著「最美好的離別」去努力。

當離別的日子到來時,讓自己能坦然接受「與這個人的相遇、共度的時光,並不是一場錯誤」,都能以最美好的離別來接受。「認真地活在當下」,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去建構這樣的關係吧!硬要說時間限制的話,到你死前一天都來的及。

未來之所以看不見,正是因為它有無限可能,我們才是命運的主人!

👧🏻阿德勒心理學如同郝哥常在《郝聲音》分享的哈佛大學花75年研究讓人幸福的原因,答案是「關係」。愛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行動,當你感覺我不愛他了,那就去愛他吧!這本書前半段主要講的是教育,哲學家透過談教育告訴年輕人要如何自立,後半段談的是關係,最精彩的在最後一個篇章,要如何獲得幸福?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愛、然後從現在開始去愛,選擇自己的人生,當自己命運的主人!

順讀性:⭐⭐⭐⭐⭐
含金量:⭐⭐⭐⭐⭐

2 則留言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