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

購買連結

國際暢銷書《與成功有約》作者、領導力專家史蒂芬.柯維說:「我向來認為,無論處於人生哪個階段,我的最佳代表作都還未出現,仍有待我去發掘和傳授。維持「『向上心態』,是終身保有熱情、夢想、幹勁、使命的關鍵。這是你我每天要起床的理由。」,柯維敦促人人「追求向上人生」,不斷從貢獻、學習、影響中成長,鼓勵大家運用自身擁有的一切──時間、才華、資源、天賦、熱情、金錢、影響力,去豐富你周遭所有人的人生,包括家人、鄰居、社區、世界。他認為,使靈魂產生意義的是貢獻,而持續做出貢獻,你會發現,你最好的歲月還在前頭。柯維與大女兒辛希雅.柯維.海勒共同完成此書,並在他身後出版,這是一本改變人生及肯定人生的著作,也是對柯維的慷慨與智慧最佳注解。值此紛擾動盪的年代,此書帶給我們重新掌握人生的力量。

「生命的意義是找到個人天賦。人生的目的是送出天賦。」—畢卡索
畢卡索這兩句話,可作為這本書的使命宣言。

☝️向上心態

每個人都應該成為「四方人」,在生理、心智、情感、心靈方面平衡的人,因為這是人生圓滿的基本要素。保持著這個想法,透過「以終為始」,「向上心態」會一輩子跟著你,我們便會自動地努力過好每一天。

柯維向來活在當下、把握每一天的生活,在他的字典裡沒有「退休」二字,他認為,無論現在幾歲,人人都可以不斷向前看、不斷進步,而追求向上人生的意義在於貢獻更多、學習更多、影響更多,無論處於人生哪個階段,我們永遠可以做出貢獻!

👨🏻中年掙扎

所謂「中年危機」指的是四十到六十歲的人,發現自己現況不如意,或是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好,同時又覺得別人看起來過得更順遂、成功。

這是人步入中年不免的恐慌,但是如果你身陷於此,請正視問題,因為「因為你無法預測未來,但是可以創造未來!」,書上分享了兩個向上心態

1. 不要跟別人比較! 要選擇正確的成功標準,不要讓社交媒體、街坊鄰居、朋友來定義你是否成功。

認清對你個人最重要的角色,當爸爸、兒子、朋友、部屬⋯等,認真做到最好,那麼,成功的定義會符合你的價值觀!
樂在服務、懂得感恩都是追求向上人生的重要特質。小小行善看似平凡,卻可能對別人很有價值,貢獻服務的人經常不清楚自己對他人的生活有什麼正面影響,平凡的中年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也能成就不平凡的事而造福別人。

2.找出人生待改之處,勇敢積極地做出改變!

太胖沒關係,開始改變飲食、開始運動,一切都會變好的。

⛰️成功的巔峰

不只遇到中年危機的人需要有向上心態將自己拉回成功的正軌,登上成功巔峰的人同樣需要,你已經完成的成就屬於過去,別回顧留戀,要往前看,因為一定有更重要的工作等著你!

👥人比事重要

花時間建立與家人、朋友的關係遠勝於追求物質。

二十幾年前,柯維夫婦在郊區買了一間小木屋要作為全家渡假的小屋,當時與裝潢包商奇普有許多有時間性的工程要談,但他們知道奇普正值離婚後,立刻開車三百五十英里,去找奇普,談了三個多小時,都在關心奇普的生活以及問哪邊需要幫忙,這讓奇普非常感動!後來,等奇普生活回歸正常後,替柯維家完成了一個漂亮小屋。

故事還沒結束,柯維過世後,女兒辛希雅發現小屋有嚴重的蝙蝠問題,但不知道怎麼處理,只好詢問奇普,沒想到奇普二話不說,立刻帶大批人馬去處理,而且不受任何費用。

人之間的關係就是如此微妙!我們會永遠感謝並回報,那個在低潮時期拉你一把的人!

🏦努力擴大影響圈

尤努斯透過微融資的模式,讓數百萬想脫貧的人有機會、有希望!

尤努斯1940年出生於孟加拉與印度接壤的一個小村落,1974年孟加拉發生嚴重饑荒,有成千上萬的人餓死,當時他是經濟學教授,有一天他與一名婦女聊到,這位婦女只需要借一小筆錢買生竹來做竹凳,可是她沒有抵押品,銀行不借錢給她,她只好向高利貸借錢,她賺得錢扣掉要還高得離譜的利息後,只能勉強糊口,以致陷入永無止境的貧窮循環。

他覺悟到他教導的理論無法解決教室外的現實災難,他決定放下教科書,實際去幫助窮人脫貧。他認為信用貸款是基本人權,沒有抵押品也能有借貸的機會,於是微貸款「格萊閩銀行」在孟加拉誕生。後來,100多個開發中國家群集仿效,甚至出現在美國、加拿大、法國、荷蘭、挪威等國家。

尤努斯說:「想辦法讓五個人不再事業。如果成功,再幫助更多人。你或許可以改變世界。」,他是推動造福他人的傳奇人物。

💖感謝要及時

「好意不表達出來一文不值!」,當人們做對事情而你心懷感激時,請當下花點時間來表達,要是延遲,機會稍縱即逝。

🤕改變人生的挫折

克里斯欽和史蒂芬妮是有四個孩子的幸福夫妻,他們夫妻在一次旅遊中遇到了墜機意外,幸運的是他們都存活了,但改變他們的是,他們都燒傷嚴重,其中史蒂芬妮更是有百分之八十燒傷。年輕漂亮的她突然變成怪物,年幼的孩子們不認得她,但她說:「我仍難以接受這些傷疤,不過我記得我對自己還有面孔、還有鼻子是多麼感恩,我是妻子,也是母親,那次事故不能剝奪我的身分。因為有這麼愛我的家人圍繞著我,我覺得自己很美,因為我有美麗的人生。」,後來史蒂芬妮寫部落格、寫書、成為勵志講師,她選擇以自身經驗,鼓勵其他也遭遇重大挫折的人。

不只是史蒂芬妮,書中提到了好幾位遇到重大挫折、災難的勇敢鬥士,像是安東尼·雷·辛頓,因為種族歧視,他是美國服刑最久(近三十年)、最後的證明無罪而釋放的死刑犯,當他終於走出監獄時,大喊著:「陽光確實燦爛」,後來,他也以這句話作為書名,將經歷出書《陽光確實燦爛》,分享希望給痛苦的人。

還有同樣坐牢二十七年的南非總統曼德拉,最後他成為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是國家偉大的領導人也終結了種族隔離的仇恨年代,他在自傳中說道:「當我終於走過那幾道門⋯我感覺,即使已經71歲,我的人生又要重新開始,我知道如果不放下憤怒和怨恨,我還是在牢裡。」

還有在十四歲時被綁架度過被虐待、性侵、灌食毒品的地獄生活九個月的伊莉莎白·史邁特,獲救後,她透過家人的支持,藉著騎馬、彈琴,找到通往療癒與快樂的路,犯人米切爾被判刑時,她對他說:「我知道你明白自己是在做不對的事。你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可是我要讓你知道,我現在過得非常好。」,十年後,她也出書《我的故事》鼓勵其他倖存者,不要讓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毁掉餘生⋯⋯錯不在他們。那些遭遇不會使他們人格降低⋯⋯開始好好生活永遠不會太遲,在所有這些磨難中,我還是找得到些許希望之光。

🏃🏻‍♂️維持前進的動力

史丹佛大學做過一個長達80年的「長壽專案」,追蹤舊金山小學總共1528個孩子80年,研究的六點摘要:

  • 一、快樂是結果,非原因:做自己願意投入的工作、受良好教育、維持美好穩定的關係、與他人往來,這些會帶來快樂進而帶來健康。
  • 二、壓力並非壞事:接受挑戰、堅持不懈是好壓力。當你面臨要拿出成果或滿足期待的壓力時,血液流動會加快,你也會受到激勵。簡單地說就是,認真投入有意義的工作的人,活得比較久。
  • 三、樂在其中,運動才重要:隨時開始運動,都不嫌太遲,即使以長期久坐不動也一樣,只要走出第一步,運動對你的餘生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 四、一時興起難持久,但認真盡責可以:預測長壽的關鍵個性因素是認真盡責,這完全不在意料之中,但事實證明如此。一個人只要認真、勤奮、負責,無論從事什麼領域的工作,都比較可能活得更久。
  • 五、年齡增長,仍要持續投入有意義的工作
  • 六、維持強大社交網:在人生各年齡階段,始終保持活躍及生產力的人、保持與社會接觸,參與有意義工作的人壽命最長。

👧🏻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書《與成功有約》的作者史蒂芬·柯維的最後一本書,他與他的大女兒辛希雅·柯維合力完成。在《與成功有約》裡,柯維提到了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而在這本書裡,他只強調一個態度:「向上心態」,卻用了一整本書的篇幅,裡面不乏許多人包括柯維自己的真實故事,可見向上心態有多麼重要。雖然柯維在79歲時,因為自行車意外過世,但他的影響力透過這些經典好書,肯定會持續流傳後世,永垂不朽!

順讀性:⭐⭐⭐⭐⭐
含金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