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職業是股東

我的職業是股東

作者是林茂昌是經濟金融的專家,曾經服務金融業多年;擔任期貨公司總經理;但浸淫於股市「零和」遊戲的他在2004年毅然退出,改價值投資,把股東當職業,也有更多自己的時間,期間更翻譯過多本外國名著,《師父》,《大債時代》,《黑天鵝效應》,《一棵花旗松的故事》,親身體驗過這樣的美好幾年之後,在2011年透過這本書將如何在股市中玩鄭和遊戲的觀念帶給投資朋友

正和遊戲       

如果在做股票短進短出,那麼股市就是一個零和的市場,一個人賺一塊錢,就有一個人賠一塊錢,在一個零和遊戲中,常勝軍往往是少數,而輸家會漸漸退出市場,直到遊戲結束(就像去賭場一樣,大部分都是輸到精光而的),但是在成功的投資者(巴菲特)眼中,股市是一個正和遊戲,每個人都可以是贏家!我們靠買股票賺來的錢並不是從另外一個人的失敗而來,而是來自於無數滿意的消費者讓公司獲利,進而讓股東賺錢. 


作者用了六個章節,講述如何用簡單的方法,得到可觀的獲利

請給我一支飆股! 成長股投資

請給我一支飆股! => 找到一家好公司,然後等他變冷門。(本益比高點1/3或接近大盤平均)
書中的飆股不是一般電視上看到那種投顧老師用黃色便利貼蓋起來的股票,而是成長股.

成長股是大家最趨之若鶩的,因為看好未來,如果我們早點買到這支成長股,獲利可能是十倍百倍那麼多,像是台積電、蘋果跟現在正火紅的NVDIA,這些公司通常有優秀的領導團隊、亮麗的前景等特質,這些特質也會展現在財報上跟反應在股價上,當大家都認為它是成長股的時候,通常本益比會非常高,所以作者建議等它退流行的時候是買進的好時機,例如本益比回歸大盤平均或是從高點跌落1/3。說到這裡你可能會質疑,成長股怎麼可能跌個30幾趴讓投資人上車,但回想一下2022年初台積電688的時候誰也沒料到在年底會跌到370,現在回頭來看,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買進時機。

請把我變成巴菲特 ! 價值股投資

價值股這一派來自股神巴菲特的師父葛拉漢,概念上就是用五毛買一塊,用五毛的的價格購買價值一塊的股票,這個被低估的價差就是我們所謂的”安全邊際”

巴菲特原本承襲葛拉漢的作法,到處找價值股(菸屁股),但時空背景不同,葛拉漢生活背景是經濟大蕭條,滿地菸屁股,但到了巴菲特那個年代,菸屁股已經不好找了。

再加上便宜的股票也有可能是經營不擅的公司,於是巴菲特將價值股做了改良,他只專注在有”長期競爭優勢”的公司他稱這個條件為護城河。像波克夏長年投資的可口可樂就是一個很經典的例子,很難有其他可樂公司能夠取代它。

請把我變成巴菲特 !=> 別忘了自己是股東。
巴菲特的價值型投資法是用準去的估值和耐心等待價格低於價值而逢低買進, 這些股票往往是買了會被人家笑的冷門股, 但被笑無所謂, 血本無歸才是真的可怕

抓到大漲潮! 技術分析?!

抓到大漲潮 => 用最簡單的技術分析看趨勢

1970年代,美國有個期貨高手Dennis,他用1600塊錢的成本,靠著一套方法賺到兩億。他想證明別人按照一樣的方法也都可以獲利,所以他招募了23個學員,每個人一百萬當成本,五年後共獲利1.75億,這個實驗叫做海龜實驗,後來其中最優秀的學員把那套方法寫成一本書,叫做海龜投資法則,做著就是利用技術線圖順勢投資抓對趨勢時順勢加碼,抓錯時停損做風險控管

為什麼要停損?因為技術線圖都是過去的事,巴菲特還戲稱技術分析是看著後照鏡在開車,也正因為用過去的趨勢來預測未來的走勢,不可能100%正確,甚至可以說錯誤率很高,假設你的停損點設20%,每次交易你投入10%的資金,那麼看錯的時後你頂多損失2%的錢,這樣你就有50次看錯機會,才不會在抓到大漲潮之前就賠光所有的錢。

就算跟著趨勢頻繁的進出,10塊買進,15塊賣出; 20塊再次買進,25塊賣出; 30塊再次買進,35塊賣出; 乍聽之下好像很棒,所有的操作都賺錢,但一張10塊漲到35塊的大漲潮(漲25塊),用技術分析卻只賺進了15塊…,這也是技術分析可能遇到的問題。

作者用隨機漫步,均數回歸等理論說明所謂的專家並沒有比猴子射飛鏢來的高明,明天股市會漲還是跌完全就是隨機的。

跟股市高手們過招! 大盤ETF

跟股市高手們過招! => 如何讓獲利多一點,風險少一點

根據數據台股大盤的績效幾乎年年打敗基金經理人,最後推導出其實買規模最大的風險就最低, 台股而言指的就是大盤(0050,006208)! 

股災,是大展身手的好機會! 

股災,是大展身手的好機會! => 趁別人害怕時, 趕緊抓出股市裡的黑天鵝
用布朗運動,列維飛行,混沌理論,黑天鵝… 來說明市場不是永遠有效率,總會有泡沫與崩盤的時候(價格遠低於值),這時就要掌握住機會!

在沉悶中獲利

在股市中,我們不是玩那種我賺的錢是來自別人虧損的零和遊戲!我們玩的是正和遊戲,我們投資的是持續獲利的公司,買的是成長股、價值股、或大盤(懶得估價或不會估價);我們耐心等待機會,抓到機會後,我們再耐心等待市場還他公道,這麼一來,你買進的股票可以讓你漲也賺價,差跌也賺股息股利,就在沉悶中獲利

👧🏻技術分析不是沒用,只是要克服的心魔實在太多了,很多投資人在幾次停損之後就失去信心,不遵守紀律,該認賠的去凹單最後血本無歸。作者認為與其去對抗自己的心魔,不如選擇自己舒服輕鬆的投資方式。股市並非效率市場,股市中並非人人都是巴菲特🧓🏻,因此總是會有物美價廉的機會,且往往就發生在崩盤股災時,價值或成長股投資者此時是興奮的😁

順讀性:⭐⭐⭐⭐⭐
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