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作者賴佩霞,大家對她一定不陌生,她是歌手是演員,是人氣台劇《人選之人》中的總統候選人和當選人;在現實生活中,她真的是去年搭檔郭台銘的副總統候選人,雖然最後沒有登記參選;同時她也有自己的心靈工作坊,而這本書專門探討的是「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由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開創,他主張以四大步驟,善用溝通的語言,去發現每個人的善良本質

  • 觀察:具體的說出自己看到什麼、聽到什麼,不帶個人評論、批判。
  • 感受:當下真正的感受。
  • 需要:自己內心到底重視的是什麼?
  • 請求:具體告訴對方,希望對方採取的行動。

他曾說過,世界上分為兩種人。一種人很在乎「誰對誰錯?」;另一種人關心的是「該做什麼?才能讓自己更開心」

🦒語言創造我們的命運

「豺狼」代表暴力語言,領域性、控制慾及攻擊性強,習慣自我防衛,凡事要爭個輸贏。

「長頸鹿」代表非暴力語言,有更高的高度和更廣的視野,還有一顆強大的心,願意聆聽與包容。

而大部分的溝通習慣問題,頤指氣使、咄咄逼人、情緒勒索,大多來自我們的原生家庭。當你學會了「好好說話」,別急著想要去改變家人,先從改變自己開始,慢慢地大家也都會受到影響的。

👀觀察

如實平靜陳述,傳遞愛的訊息

放下情緒也不帶批判耐心地、誠實地描述自己「觀察」到的事實:

  • 把「你早上幹嘛都不理我?」轉換為「我們早上都沒有說到話耶!」
  • 把「你出差回來已經三天了,行李就丟在客廳,為什麼不整理!」轉換為「你出差回家,行李放在客廳,今天已經是第三天了」
  • 把「小美很自私」轉換為「小美不願意借鉛筆給隔壁同學」
  • 把「你很沒禮貌」轉換為「你早上看到我,沒有跟我打招呼」

沒有人喜歡被貼標籤,批評、有時候甚至連讚美都會惹人不高興!所以我們要使用「觀察式的語言」,而這樣「好好說話」沒有捷徑,我們必須時時注意,刻意練習,才可能改變原有暴力語言的習慣!

💜感受

說出心裡話,讓我們自由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感受不重要,難過有什麼用,只要會思考、會讀書、能解決問題才重要!所以我們更在乎別人怎麼想,而不是自己內心的聲音。長大後,越是理性的人,越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而談感受通常會涉及或揭露自己的脆弱,所以更不想碰觸感受的問題。

這邊說的感受是「自己的感受」,不是「覺得他人的感受」。 例如:

  • 我覺得你在生氣⋯
  • 我覺得你沒有尊重我⋯
  • 我覺得你很討厭⋯

以上都不是感受,而自己的感受應該是

  • 我感覺害怕、無助、擔心⋯
  • 我感覺受傷、被冷落、孤單⋯
  • 我感覺生氣、不耐煩、不自在⋯

就這樣慢慢練習覺察自己的「感受」,才有機會理解他人的感受,達到「同理心」正面的感受來自於需求被滿足;負面感受則是需求未被滿足,所以意識感受自己之後,便可進一步探索這樣的感受來自於自己的什麼需求。

🫶需求

發現內心渴望,找到滿足點

我們行為的背後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需求,像是看影集是為了滿足放鬆的需求、看書是為了滿足學習的需求⋯⋯

生活中,明明心裡有所盼望、有某種需求,希望獲得滿足,但卻沒有辦法具體告訴身邊的人,而用批評取得期待、用攻擊取得請求!當我們透過批判來表達自己的看法時,換來的是反擊和辯解,結果也就適得其反。

我們不容易具體說岀自己的「需求」,因為這類的需求不是物質上的,而是抽象的心理層面,例如,與「連結」相關的需求,有愛、關心、陪伴、體恤、歸屬感等;與「人生意義」有關的像是學習、冒險、挑戰,還有獨立、空間、平靜、安全、休息等⋯

「不要」什麼不等於「要」什麼,精準表達「要」什麼,才是有效的溝通,例如:「我在跟你說話,你不要滑手機!」應該轉換為「我想跟你好好聊天,我們都暫時放下手機好嗎?」,因此,如何表達需求也是需要練習的!

🙏請求

請與我一起擁抱美麗世界

請求有三大要件:明確、正向、具體

例如,希望夫妻之間更親密,老婆可以提出這樣的請求「我希望每個禮拜六晚上,我們去約會吃頓晚餐,有屬於兩個人的時間,建立彼此的親密感。」

還有,我們可以請求,但也要能允許對方說「不」,才有可能進入到交流及溝通,否則又回到豺狼式的命令。

👧🏻看完這本書之後,覺得很認同,同時更覺得「好好說話」真的很難,因為那要改變我們說話的方式,還有,期望別人能改變之前,先從改變自己開始!引用書中提到波斯詩人魯米的名言,跟大家共勉之。

「昨日的我聰明,所以我想改變世界。今日的我有智慧,所以我正在改變自己。」❤️

順讀性:⭐⭐⭐⭐⭐
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