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邏輯是在看到千變萬化的世界中,找出變化背後的「不變」。
作者劉潤是中國住民商業顧問,潤米諮詢創始人。
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
表述四元素
一個人的表述可以分為四種元素:事實、觀點、立場和信仰。
- 事實:獨立於人的判斷的客觀存在。例如「今天很熱」這不是事實,「攝氏40度」才是事實,而熱是你的觀點。
- 觀點:是你對一個事實的看法。
- 你的知識結構、掌握的資訊,以及你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你的觀點。
- 立場:被位置和利益影響的觀點。
- 信仰:是一套完全自洽的邏輯系統。
我們看到的世界充滿變化的「觀點、立場和信仰」,從中如何找出不變的「事實」。
洞察力
洞察歷史透過現象看到系統本質的能力。
系統 =要素 x 連接關係
以手錶為例,表盤表徵以及背後的幾百個零件齒輪都是手錶這個系統的「要素」;而這些零件和齒輪是如何咬合及轉動,就是他們之間的「連接關係」。
作者劉潤自己之前在微軟觀察到的做法為例:微軟的餐廳有提供午餐和晚餐,通常午餐的生意比較好,因為幾乎所有的員工都會吃午餐,而有些員工晚上不一定會加班,所以午餐供應商利潤比較高,但有時候午餐卻做得很糟糕怎麼辦呢?
一般人想要的方法可能是,派人盯著他們、要求他們定期更新菜單、或是換大廚等等,不行就換掉它。但微軟的制度是:選兩家供應商,一家負責午餐,另一家負責晚餐。每三個月做一次滿意度調查,如果喜歡晚餐的多,那麼供應商互換;如果連續六個月午餐都勝出,則更換晚餐供應商。供應商為了呢?爭取提供午餐,自動自發的就會提升品質。
普通人觀察「表象」,優秀的人能洞察「系統」。
流程、制度與系統
從前有個廟,廟裡有幾個和尚,每天都吃同一桶粥,但每個和尚總是覺得粥分得不公平。
他們嘗試了許多方法:選出一位的高王總的和尚來負責分粥,結果失敗,因為有人賄賂負責分粥的和尚;後來他們試著輪流分周,結果輪到自己的那天,自己的粥就會最多,其他天的又少又稀。
怎麼辦?
這是有個聰明的和尚提出:我們還是輪流分粥,但是是先把粥都分到碗裡,分好之後大家依序拿,負責分粥的那一個人要最後拿。
奇蹟出現了,自從採用這個方法之後,每天的粥都分的特別公平。
- 流程是基於時間線做一件事情的過程,差異在於效率。
- 制度是規定,關注的是結果。
- 系統則是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
最後這個成功的方法就是從系統下手的!
個體進化的底層邏輯
財富自由
本金 x (1+報酬率)^ 時間 – 慾望 = 財富自由
縱然時間是複利最好的朋友,不過想達到財富自由,儘早存到足夠本金是第一重要的,然後找一個報酬率不錯的投資標的,讓時間證明它的力量,最後降低自己慾望,你就財富自由啦!
成功靠運氣
為什麼很多成功的創業企業家會謙虛的說,是他運氣好?成功不是應該靠努力跟勤奮嗎?
在創業的路上,有許多事情需要決策,通常正確決策是選擇期望值較高的,期望值= 獲利 x 機率,因此就算你做對了所有決策,發生與否的機率還是需要運氣!假設每次發生好事的機率是50%,兩次決策都要正確的機率就是25%,而創業的路上那麼多決策,又幾乎經不起一次的失敗,所以「運氣」真的非常重要!
正確的事情重複做
正確的事情指的是大機率能成功的事。在商業世界中,20%的成功率算不錯的了,如果你把這件事情重複做14次,你的成功機率就能達到94%!
史蒂芬·柯維說過:「想法產生行動,行動養成習慣,習慣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人生的商業模式
人生的商業模式 = 能力 x 效率 x 槓桿
- 什麼能力最重要?演講能力、溝通能力、賺錢能力?
答案是獲得能力的能力!而獲得這個能力靠的是「勤奮」,是刻意練習。 - 如何提高效率?選擇做最重要的事,傻傻地砍樹不如花時間把斧頭磨利!
- 槓桿分為四種
- 團隊槓桿:利用團隊來複製做大。
- 產品槓桿:脫離對時間的依賴,像是大量印刷、大量生產。
- 資本槓桿:透過能力賺錢。
- 影響力槓桿:需要建立人脈。
人脈,不是那些能夠幫到你的人,而是那些你能幫到的人。
經營人脈,始終要保持一個基本的心態:毫無保留地把你的價值付出別人身上,想盡一切辦法,毫無目的地幫助別人。
你能為別人創造多大價值,你就有多大價值!
一個人的價值,有兩個組成部分
- 第一,自己的本事
- 第二,你和其他人連結的本事
前者是1,後者是1後面的0,是前者的放大器!
學到的就要教人,賺到的就要給人!
知識、技能、態度
- 知識是已經被發現和證明的規律,累積得靠記憶
- 技能是那些你沒做過就不會真的知道的事,獲得要靠練習
- 態度是你選擇用來看待這個世界的有色眼鏡,源於心靈。
態度決定了你的高度!
幽默感
當你的智慧多到溢出來的時候,才有幽默感。
在討論芝麻小事時,我充滿了幽默感;討論到柳丁那麼大的事時,我只剩邏輯;討論到西瓜那麼大的事時,我常常費盡力氣,全身緊繃著。
幽默是溢出的智慧,想要有幽默感,先提升自己的智慧!
理解他人的底層邏輯
邊界感
邊界感的本質,是對所有權的認知。
有些人常常會給你壓力,進場為一些你無法回答問題或是你沒有辦法答應的要求,比如「你每個月賺多少錢啊?」「你幫我做這個吧!不幫就不夠朋友」,這些人大概沒有什麼惡意,但是他們太沒有邊界感了。
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邊界感都非常重要,所以我們要時刻訓練自己的邊界感,注意不要侵犯別人的邊界,這是成年人應有的基本修養。
社會協作的底層邏輯
人類有兩種最基本的購物需求:物美價廉和價廉物美。這兩者什麼區別呢?
上海有個地方叫七浦路(cheap road),週末時大家沒事會去逛逛,那裡的東西很便宜,所以大家都在「價廉」裡面找「物美」。
徐家匯的港匯廣場是高級的購物中心,如果要去參加宴會或婚禮,你會去那裡找禮服,此時你會從「物美」中找「價廉」的。
這兩種類型的需求永遠不會消失,背後都存在著「性價比」,所以做出高性價比的商品,才是獲利的關鍵!
👧🏻就像《一如既往》講的是一直以來不變的人性,底層邏輯則是讓我們認清無處不在不變的底層邏輯,從思考面、個人、團體、甚至擴大到整個社會,要是有能力看穿事情表面,洞察出背後的底層邏輯,相信在方方面面都能無往不利,如魚得水。
順讀性:⭐⭐⭐⭐⭐
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