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伯特•T•清崎以他兩個爸爸的不同理財觀念和成果為例,加上自身的經驗跟大家分享致富的秘訣。他的親爸爸擁有博士學歷,為政府工作領有高薪,愛說「我可付不起」這樣的話是窮爸爸代表;另一個爸爸,是羅伯特9歲時的同學邁克的爸爸,他連國中都沒有讀完,但卻擁有9家小型超市,他總是鼓勵孩子思考「我怎樣才能付得起呢?」,是富爸爸代表。
💰富人不為錢工作
窮爸爸為錢工作
羅伯特的爸爸總是告訴他,要努力唸書,以後找個高薪的工作,就可以安然一生。
富爸爸讓錢為他工作
學校從沒教過我們理財,大部分人的理財觀念來做家庭,所以造成了有財商的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
關於財商,富爸爸不是用嘴巴教,而是先以非常低廉時薪10美分請羅伯特和邁克兩個9歲的孩子,在週六去他的超市打工三小時,三週後羅伯特覺得薪水太低、富爸爸又沒教怎麼賺錢,於是嚷嚷要退出,談判時,富爸爸一副早就料到,還恭喜羅伯特只花三週的時間就體驗到大多數雇員一生工作的輪迴,「因為害怕沒錢而去工作,得到工作後,想要更多的錢就要求加薪,或是辭職找其他工作」,一直為錢工作的他們,跟前面綁著胡蘿蔔的驢子一樣,受到恐懼和慾望的「感覺」驅使著去工作,它們以為領多一點錢就可以解決他們的問題,但實際上他們的問題是「缺乏財務知識」和沒有好好「思考」該怎麼做才能賺錢。
簡單說,造成貧窮的是恐懼和無知。
財務知識
許多人在停止工作後就一無所有,我們聽過有些職業運動明星、幸運的樂透頭獎得主,暴富後又立刻變窮,原因就在於缺乏財務知識,他們拿錢去買了看似資產的負債,因此,我們必須先明白兩者的差異。
資產:能把錢放進你口袋的東西
負債:把錢從你口袋取走的東西
買入一間房,如果是自住,那麼這間房屬於負債,因為房屋稅、管理費、維修費等,都是把錢從你的口袋取走;如果拿來租人,它就變資產了,因為租金扣除掉上述費用的錢,流進了你的口袋。
有錢的時候,儘量購買資產,就像種樹一樣,有一天當你不再灌溉的時候,資產會自己生長,持續為你帶來金錢。
專注自己的事業
職業和事業是不同的,職業是你的收入;事業是你的資產,想要有錢就必須「專注自己的事業」。
麥當勞總是開在黃金地段,創始人雷·克羅克,曾說「我的職業是賣漢堡,但我真正的事業是房地產」!
常見的資產有:
- 1.事業(我擁有它,但不用待在那兒,由別人經驗管理就可以正常運作的業務,聰明人總是雇用比他更聰明的人)
- 2.股票
- 3.債券
- 4.共同基金
- 5.產生收入的房地產
- 6.票據(借據)
- 7.著作權,如音樂、著作、專利
- 8.其他可產生收入或可能增值並且有很好的流通市場的東西
🏃➡️開始行動
要致富,除了學習了財務知識,還需要有足夠的勇氣去冒險去「行動」!
有句諺語「人人都想上天堂,卻沒有人想死」,可是不死怎麼能進入天堂呢?這就跟大部分的人夢想發財,卻害怕在投資過程中損失金錢一樣,所以他們永遠進不了天堂。
一旦涉及到金錢,大多數人總是把「安全性」放在第一順位,而錯失了更多選擇的機會。這個概念和《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中提到的「有錢人玩金錢遊戲是為了贏;窮人玩金錢遊戲是為了不要輸」一樣,因為害怕下跌而把錢放定存,看似安全,但實質購買力被通膨吃掉,更錯失了資產大幅增值的機會。
風險無所不在,不要一味的迴避風險,應該要學會駕馭風險,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勇敢嘗試、行動,持續不斷的做,持續不斷的錯,然後修正。
🫴先予後取
兩個爸爸都教育羅伯特要樂善好施。窮爸爸常說要是有額外的錢就會捐出去,但他幾乎沒有多餘的錢作施捨;反觀富爸爸提供金錢也提供教育,他說「如果你想獲得,你首先要給予!」,即使缺錢,仍繼續捐款。
有個故事,一位抱著柴木的人坐在寒冷的夜裡,對著一個因為缺柴而快熄滅的火爐大喊,「你什麼時候給我溫暖,我才給你添加柴木」。想想自己能給別人什麼,總是先付出,總有一天會得到回報!
👧🏻這本書已經25年了,以前看的時候沒有什麼感覺,覺得很抽象,都沒有教我們怎麼賺錢啊?! 現在再重看一次,終於明白他成為暢銷書的原因,跟《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類似,它們講的都是心法,他不用告訴你具體該怎麼做,因為只要思維打通,外面看到的處處是機會:思維不通,永遠只會跟在別人後面。
順讀性:⭐⭐⭐⭐⭐
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