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如同物理原理,慣性是非常不容易改變的,本書作者約拿·博格根據科學心理,先找出人們慣性的手煞車,然後用聰明又有效的「催化劑」方法,引發對方的改變!
五種人類天生內建抗拒改變的心態
1. 抗拒心理
人天生需要自由和自主權,喜歡自己做決定,抗拒被說服,所以與其講一堆理由試圖說服對方,不如採取以下方法,讓對方有獲得自主決定的感覺!
留下決定空間
希望青少年不要吸菸,禁止商店販售菸給青少年、刊登廣告在青少年雜誌、在菸上標示各種口腔癌警告標語作用都不大!反而透過讓青少年了解菸商如何吸引操弄他們的運作的「真相運動」獲得了成效,青少年們會偏向決定自己不要吸菸!
提供選單
面對挑食的小朋友,問他:「要先吃青椒還是先吃胡蘿蔔?」
循循善誘
透過提問或行動,引導對方自己說出結論,人們傾向會尋求內在的一致性,所以通常會按照自己的結論去做。
泰國有個影片,一個十歲的孩子跟正在抽菸的大人借火,影片中三個抽菸的大人都拒絕,且分別告訴孩子「抽菸不好」「香菸有毒會讓你早死」「香菸會讓你得肺癌」,然後孩子遞給他們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謝謝你關心我,也希望你能關心自己,下面附上免費戒菸協助熱線的電話」。自從「抽菸的孩子」廣告播出,打熱線的人上升六成,是泰國健康推廣基金會最成功的廣告!因為最有說服力的人,不是基金會或名人,而是抽菸者本人!
從理解著手
這是FBI談判專家最常使用的,「了解—信任—改變」,透過詢問了解罪犯,例如他的家庭,透過傾聽理解他、關心他,而獲得信任,最後站在同一陣線一起找出目前最好的解決辦法。
2. 敝帚自珍效應
人們覺得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更珍貴,同樣一個$100的馬克杯,人們擁有後,平均要$200才肯賣。同樣的,用習慣了的舊手機,只要還能用,人們也傾向繼續使用。
讓不改變的成本現形
「A是A+的敵人」,只要事情還算妥當,人們容易固守現狀。利用人的「損失規避心態」,計算出不改變的損失,力道會比講述改變的好處大!
破釜沈舟
把舊手機丟了,不讓自己有後路。
3. 距離
對立的兩端距離太遠,「拒絕區」很大,減少距離的方法有
找出有爭取空間的中間派
推銷新產品時,先鎖定切確需要這樣東西、迫不及待想用的潛在消費者,藉由他們的力量再去傳遞給另外那些「有的話也很好」的消費者。
從幫「小忙」問起,改變場上位置,找出共通點
治療肥胖病人,一次直接禁止他喝含糖飲料,注定失敗,而需循序漸進,慢慢減少才有機會成功。不同陣營的政黨更需要長時間的理解~
4. 不確定性
人們不喜歡改變的主要原因就是對改變後的結果有不確定性!透過以下幾個方式可以減少不確定性
免費增值
Dropbox提供免費的雲端空間,讓用戶可以使用,如果用戶使用感覺良好,便會原因花錢增值(升級)。現在很多數位服務功能都採取這種方式來吸引潛在客戶。
寬鬆的退貨條件
知名鞋廠Zappos以網路販售鞋子起家的,他們推出免運費和免費退換鞋子方案後,業績倍速成長。
試用期
動物收容所提供兩週的試養期,讓有意願收養狗但又擔心自己是否合適的人更願意跨出第一步。
5. 佐證
一家店或一部片,有一兩個人推薦給你時,你可能會懷疑他們的品味或許跟你有所不同,而不一定會買單!然而如果大家都推薦,你通常會很容易被說服!
眾人的力量
古諺「三人成虎」,便是這個道理,對於少數人的意見,我們可能會覺得那是因為少數人跟我們的喜好、背景不一樣,但如果大家都這樣,人們比較容易從眾。
相似與多元
尤其是跟你相似的人的意見更具威力!如果你是一家四口的爸爸,在找飯店時,你會傾向參考同樣是家庭出遊的評論,而非單身或商務人士的評價;如果各種類型的人都推薦該飯店,除了相似,還有多元,你會更不疑有他的覺得這家飯店一定很棒。
時機
針對強態度(支持政黨、球隊)的改變,建議短時間多人同時說服;反之對於弱態度(使用什麼字型、哪牌的衛生紙),則可以透過一兩位朋友介紹就有機會嘗試改變!
👧🏻這本書名符其實的利用許多心理現象(偏誤)告訴我們五個「人為什麼不願意改變」的大魔王,然後針對每項主題以實例、研究結論分析這些案例是「如何改變一個人」的!簡言之,是利用催化劑來移除改變的障礙,裡面很多案例在《逆思維》也有看過,可能是因為兩本書都是來自華頓商學院!整體而言非常順讀且有收穫,推薦給大家!
順讀性:⭐⭐⭐⭐⭐
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