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

購買連結

作者是被譽為「英國國寶」,鼎鼎有名的英國管理哲學大師查爾斯·韓第(1932年-2024年),牛津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作在殼牌石油公司擔任經理人,辭職後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進修,學成回到英國,開始第二份工作於倫敦商學院任教,49歲時離開組織,成為「組合工作者」:自由寫作、演講、主持廣播節目、企業顧問等⋯,他的知名著作有《你那什麼定義自己》、《覺醒的年代》、《大象與跳蚤》、《第二曲線》和這本《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這是韓第高齡88歲時寫給孫子的21封信,也是留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內容包含了世界的變化趨勢、個人成長、工作價值觀、家庭關係到最後幾封的人生哲學,最後一封甚至有點像遺書,整本書真誠地將他的大智慧流傳給後世。

❌每個人都可能犯錯

小時候,覺得爸媽總是懂得最多,我們只要乖乖聽話就好;上學時,所有題目都有標準答案,而且老師一定知道答案,或是在谷歌搜尋也能找到答案,這似乎意味著世界上所有的問題都有答案。但是畢業之後,很快就發現,大多問題你得自己想辦法,像是我該不該做這份工作、該不該娶這個女孩、房子要買在哪裏、這個人值得信賴嗎、怎樣才叫美好人生?等等⋯終究這些問題都得靠我們自己去面對、排序,以及考量願意承擔多大的風險,接受教育無法學會如何追求人生,真是人生是靠體驗來學習的,所以「每個人都會可能會犯錯」,勇於嘗試和犯錯,人生會有趣許多!我們也別把一切當作理所當然,隨時觀察、保持好奇心去探索不同的生活方式,心胸會更開闊,思考方式也會更多元。

🤓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

這封信中的「你做什麼」指的是「你是做什麼工作的」,人們常常用工作和職位來定義一個人,往別人身上貼標籤,會計師可能一板一眼、數學家應該聰明絕頂、政客工於心計、生意人應該很貪婪⋯等。

最近朋友問韓第有沒有見過剛搬到村子裏的某個人,
朋友:「你會喜歡他的,他剛退休,正在尋找新朋友」
韓第問:「他以前是做什麼的?」
朋友:「我不知道,這個有什麼重要的嗎?」
韓第很不好意思地回答:「當然不重要」,沒想到自己也犯了一樣的錯,直覺性地想用職業來評判別人。

韓第的妻子伊莉莎白非常熱愛攝影,她常要求攝影對象用五件物品和一朵花構成的圖像來描繪他們的人生(我們也可以試試看喔~),她發現沒有人挑選物品來象徵自己的工作。

韓第提醒「別讓工作綁架你」,週末所以存在,就是至少讓我們有兩天的時間休息和反思,這兩天我們可以做自己想要的事,這是我們的選擇也是我們需要的!

〰️改變人生的曲線

隨著不斷進步的科技,現在的生活方式跟幾十年前早已大相逕庭,工作也是,以前的工作幾乎是終身雇用的鐵飯碗,現在企業平均壽命只有十六年,而且中年之後要應徵新工作會越來越困難,就算你正在第一曲線的巔峰,韓第建議中年要開始過「組合式生活」,集合多種工作,有的有酬勞、有的無酬勞但有用,探索新的可能保持改變人生的曲線的彈性,有時候能找到自己的「黃金種子」,以天賦發展第二曲線甚至第三曲線。

韓第做了三種完全不同類型的工作,大企業主管、教授、作家兼演説家,雖然每一次轉換跑道時的收入都驟降,但是最後的工作「作家」是韓第展現天賦,將天賦送給全世界最棒的工作!

《重啟人生》講到的發展你的第二曲線的觀念很類似。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

從小在學校,我們就被訓練著過著賽馬式的競爭,用成績排名來衡量自己的成敗,所有事情都必須和競爭對手比較,只有名列前茅的人會受到重視。韓第說自己求學時,以前常常第一名,當成績退步時,即使還有一堆人在他後面(他是第四名),他還是感覺非常難過,覺得自己失敗了;在資本主義下,企業一樣在競爭顧客和資源,輸家垮台,贏家全拿;公司面試員工時也常用學歷、成績篩選,即使成績不能反映工作技能。

然而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式的競賽,是自己和自己比賽,不需要擊敗別人,只要跑到終點,每個人都是贏家。

亞里斯多德的哲學

韓第在好幾封信裡都提到亞里斯多德的哲學,尤其還在最後一封信特別強調「勇氣」,由此可見,韓第非常認同亞里斯多德的哲學:知性的思考,及12個美德

  • 1.勇氣:勇敢,願意挺身捍衛你認為對的事。
  • 2.節制:自我控制與克制。
  • 3.寬厚:仁慈、慈善、慷慨。
  • 4.美好:容光煥發,享受生活樂趣。
  • 5.自豪:滿足於自己的成就。
  • 6.光榮:尊敬、欽佩、推崇。
  • 7.性情好:冷靜沉著。
  • 8.和善:友好、合群。
  • 9.誠實:直接了當、坦誠直率。
  • 10.機智:幽默感。
  • 11.友誼:同志情誼、友情。
  • 12.正義:不偏不倚、公平正義。

此外,這些美德還要符合「黃金中庸」,跟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不約而同,我們要有勇氣,來捍衛自己的信念,但不能太過以致傲慢,也不能不足而膽怯。

最後一封信,韓第禮貌地跟大家說再會~祝福大家都別留下遺憾。

👧🏻繼《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三十封信》之後,我又來看大師給兒孫的信了。這次是英國國寶韓第給孫子的21封信,大師出品果然精彩,這本書讀起來猶如到吃甘蔗,越後面越好看,因為我的祖父母早就不在了,看到這本韓第給孫子信的書就好像收到祖父母的信一樣,能有智慧的長輩很真誠的分享他們的人生體悟給我,非常幸福非常感動,雖然隨著時代變遷有些不一定完全適用,但肯定百分之百真誠,對現階段的我來說非常受用!很多觀念都還有時間做改變、很多體驗還有時間追求,讓自己的人生不留遺憾!
以前很愛跟別人比較的我,看到「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時,也很有感,讓我從零和遊戲跳到正和遊戲,挑戰自己更有趣又輕鬆很多。
此外,韓第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他的太太已經過世,他在書中常常提到妻子的智慧與才華,真情流露出對妻子濃濃的愛和不捨,尤其在最後一封信(有點像遺書)中展現了脆弱,直言自從妻子離開後,他的人生彷彿跛了腳,獨自生活十分痛苦,期待與妻子相會。如今,韓第也離開我們了,但是想到他能與心愛的妻子重逢,就為他感到開心。

順讀性:⭐⭐⭐⭐⭐
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