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行為」的作者是行為經濟學之父也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ichard H. Thaler,用半自傳的方式來教我們了解行為經濟,投資、理財、消費時才能更聰明的思考。
傳統經濟學認為人們在進行經濟行為時,會做出利益最大化的決策,形成效率市場
作者提出的「行為經濟學」指出人們在做經濟決策時往往受到心理影響而做出「不當行為」
大家不妨檢查一下自己是否有書中提到的幾項不當行為:
1.稟賦效應:
當自己所擁有某物品時,對該物品的價值評估高於沒有擁有時。
試想如果公司要派你到一個有傳染病的地區出差,那裡死亡率比這裡高1%,你會要求公司要補償你多少錢你才願意去?反之,如果有一支疫苗可以降低死亡率1%,你願意花多少錢去施打? 其實都是死亡率1%,結果問題一的金額(50萬)遠大於問題二(1千),因為人們感覺自己多擁有的那1%更有價值
2.損失規避:
因為稟賦效應,失去時的痛苦會比獲得快樂感受加倍深刻。
股市上常見會獲利了結卻不甘心停損的人
3.心理帳戶:
一樣價值的東西會因為來源不同或參考價值不同而給出不同的評價。
同樣都是你的1萬塊,辛苦加班多賺的,跟抽獎抽中的,人們往往更輕易的花掉中獎的錢;
去買大衣時,你看來一樣好的兩件大衣,A大衣原價2萬打折後8千,B大衣原價1萬打折後7千,人們通常會購買A大衣,因為感覺買到賺到,就算B大衣明明比較便宜
4.沈默成本謬誤:
因為投入了成本,導致不願放棄明知持續做是虧損的事。
繳了一年期的網球俱樂部會員費,網球肘發作,卻忍痛去打網球;
交往越多年的男女朋友,越難分手?
👧🏻日常生活中,商人會應用不當行為來提升業績,舉凡集點卡、免費試用一個月、買五送一、折價券,都是應用了上述心理來增加人們的消費,了解這些,下次購物時你會更聰明!工作決策、投資決策也都能引以為借鏡,比別人多理性一點獲勝的機會就高一點!
順讀性:⭐⭐⭐⭐
含金量:⭐⭐⭐⭐⭐